花瓣网
素材会员
登录/注册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元·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元·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元·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
相似商用素材I源文件可下载编辑更多
古韵
1113采集 · 642关注
欲望无止尽,难得是安心。【老艺术家 谢之光国画】
“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
晚年慈禧 “喜艺事”,师从名画家缪嘉蕙勤书习画 。《清宫遗闻》就记载:“光绪中叶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她书法颇有功底,花鸟画亦极工。 《花卉》 | 慈禧太后 1905年作
图写春园一角,湖石、红花、柳枝,翠鸟,虽皆少少,却透出浓浓春意。翠羽骤落柳枝,柳枝为之拂荡,此刹那间的一幕,全在翠羽张开的双翅、紧紧扣握的双爪、微开的喙和慌张的眼神中得到解释。大自然的生动活泼,被描绘得如此精彩。《红花幽鸟》 | 清 · 华嵒 立轴,纸本设色,168×94cm。
陶冷月《霜月寒梅》欣赏 --- 题识: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阑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1931年作。
张大千《观音》--- 张大千在《如何画人物》中提到:“画人物先要了解一些相人术,不论中西大概都习惯以相法来判别人的贤愚与善恶。”此幅中观音栖岩闲坐,慈眉善目,容止若思,展卷一观,祥和之气顿时盎然于画外。画中线条妩媚中见出力度,岩石及竹影敷色清雅秀逸,更衬托出观音造像的冰清脱尘之姿。
纸本设色 纵126.2厘米 横58.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桃花图》 | 清 · 邹一桂
【 《芙蓉鸳鸯图》| 清 · 李因 】纸本,115×47.3cm,上海博物馆藏。作者以构图的疏朗与简括,笔墨的简洁与精劲,营造出花开季节游禽恬淡安闲的状态,进而通过诗画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浪漫气息。李因(1616-1685),字今是,又字今声,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画家葛徵奇之妾。
【 《桃花鸣禽》| 清 · 蒋季锡 】轴,绢本,161×34cm,1790年作。 蒋季锡(生卒不详),字苹南,江苏常熟人。清代大学士,画家蒋廷锡之妹。是位博学兼得的画家,既学马荃的勾染之法,又学恽寿平的没骨写生法,同时通过其兄长又巧妙地掌握了西洋明暗技法。其作品追求工整细致、写实逼真的审美意境。
华喦是“扬州画派”中技艺最全面的画家之一。为不使整个画面流于一般花鸟题材易落的俗媚,他以枯墨干笔写斜欹向上的湖石,并缀以大块的浓墨苔点,不但使苔与石之间形成了枯淡与湿润的强烈反差,也使整个作品显得更具古朴的质感。《蔷薇山鸟图》 | 清 · 华喦
清代著名画家华喦(1682-1762以后,一作1682-1756)字秋岳,一字空尘,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离垢居士,东园生,布衣生。福建临汀(福建长汀人)人,侨寓扬州。
陈大章作品
唯美的场景插画分享
霍春阳 墨竹 138×69cm 2010年
邢少臣 红柿图 200×100cm 2008年
陈鹏 《带露寒风晓处妍》 180×96cm 2010年
【国画】王成喜《红梅馨香》
【国画】王成喜《红梅馨香》
【国画】王成喜《红梅馨香》
【国画】王成喜《红梅馨香》
叶子叶
叶子叶
1.2w+粉丝 · 2.1w+采集
2014/01/09 转采自小鹿爱吃橘子
转采 2 ·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