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网
素材会员
登录/注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文〕飙高音
  
为什么说恶人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好人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因为“能作恶但不作恶”才是真正的善。放下屠刀的前提是你真的有“屠刀”,很多人两手空空,并不是真的放下了,而是根本拿不起来。不想和不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没有经过试炼的“善”,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特定条件限制下的妥协,一种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想得却不可得”。©张望《佛的足迹·心迹》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文〕飙高音 为什么说恶人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好人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因为“能作恶但不作恶”才是真正的善。放下屠刀的前提是你真的有“屠刀”,很多人两手空空,并不是真的放下了,而是根本拿不起来。不想和不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没有经过试炼的“善”,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特定条件限制下的妥协,一种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想得却不可得”。©张望《佛的足迹·心迹》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文〕飙高音 为什么说恶人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好人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因为“能作恶但不作恶”才是真正的善。放下屠刀的前提是你真的有“屠刀”,很多人两手空空,并不是真的放下了,而是根本拿不起来。不想和不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没有经过试炼的“善”,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特定条件限制下的妥协,一种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想得却不可得”。©张望《佛的足迹·心迹》   
相似商用素材I源文件可下载编辑更多
哲思录
2948采集 · 1.2w+关注
聪明和智慧〔文〕飙高音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确的理解是——如果你经历过生活的苦难,也经历过虚无主义的迷茫,但你没有迷失,那么你就能从这个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信念,变得强大。我们总是习惯说,一个人聪明通透,但聪明其实并不一定就会通透,聪明只是通透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万中无一的聪明人,能找到信念,变得通透,这部分的特征就是——他们永远保持着少年感,内心柔软丰盈,眼睛里永远有光,这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所谓——“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

信息,泛滥而廉价;

思考,罕见而珍贵。

"

——〔美〕特奥·康普诺利《慢思考》
消费主义〔文〕飙高音
  
《乌合之众》中说过“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主人”。消费主义就像一种祭祀仪式,把每个人都变成拜物教的虔诚信徒,把商品变成象征理想人格的各种符号。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消费行为来表达自己,用消费行为来评判他人。正如《沉思录》所言“人们互相蔑视、又相互奉承,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所有人相互拉扯,共同陷入了物化自身的囚徒困境。“坚壁清野”,拒绝一切超前消费,拒绝一切琐事和支配,在朴素的生活中删繁就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社交的本质〔文〕飙高音  
  
社交的“交”一般指交往,但转变一下思路,理解成“交易”,一切就解释通了。我们在社会中能够交易的东西分为两种: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内部价值主要是,情感慰藉带来的认同感;外部价值,就是社会资源。其实,交易认同感跟交易资源,只是交易标的物不同,并没有高尚和庸俗之分。但是这两种交易物不在一个维度,无法互通。事实上,所有的社交问题都是一方“妄图跨维度交易”而产生的矛盾。
百无禁忌〔文〕飙高音  
  
什么是“放下”?“放下”就是,你可以不被他影响了。有了就有,没有就没有。这些欲望,对你来说无所谓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真正的高人,一定是百无禁忌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所有的善举,都是给予、都是付出,本质上都是在剥离欲望,摆脱欲望的控制。
百无禁忌〔文〕飙高音   
  
什么是开悟?就是放下。“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面对人世间的种种欲念,不贪求、也不抗拒,平静地走向通往自我实现之路。哪管东西南北风,我自八风不动,坚定信心努力前行,专注做好自己。
人生相对论〔文〕飙高音  
  
期望的程度和主观时间的速度成反比,当期望无限大,时间就会凝固、成为永恒。就像有的人,你只看了他一眼,但觉得整个世界都凝固了,这就是一眼万年。所以想要时间走得慢一点,就要永远对未来抱有期望。一个人最完美的状态,不是呼风唤雨,也不是纸醉金迷,而是那一句——“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头。”©Ross Santos《旋轉木馬》
人生相对论〔文〕飙高音  
  
回忆能让你判断过去的快慢,希望能帮你调节现在的快慢。一个是让过去“显得长”,一个是让现在“变得慢”。人并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个月几天,而是救活那么几个瞬间,记忆里这样的瞬间越多了,你回头看的时候,生命就会显得越长。©Rachel Claire《旋轉木馬》
人生相对论〔文〕飙高音  
  
不管我们如何来定义时间,本质上都是用一种运动来描述另一种运动。所以,客观的时间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运动,这就是狭义相对论里的“时空一体性”。既然时间并不存在,那为什么我们还能真切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呢?因为主观的时间确实存在。主观时间的快慢,其实只跟两件事有关:回忆和期望。©Abby Chung《旋轉木馬》
亚瑟·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人生的意义〔文〕飙高音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如果人生有一项必须尽早完成的任务,那一定是重估一切价值。
人生的意义〔文〕飙高音
  
关于人生,你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突然死去,你就这么活着,就这么存在着,也必将这么死去。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别的可能,这就是事实,绝望吗?绝望就对了。绝望是重生前的涅槃,你所有的信念都会在这一刻崩塌,也会在这一刻重建。
人生的意义〔文〕飙高音
  
只有当你真正接受了人生毫无意义这个事实,自我意识才会觉醒,才能从寻找人生意义这个苦恼中解脱,才会真正开始思考那个最重要的问题,“趁我还活着,我想做点什么?”人生没有那么神圣,没有那么多使命,你不是带着什么意义来到这个世界,而是先存在于这个世界,然后才被赋予意义。
人生的意义〔文〕飙高音
  
终其一生,我们追求的不过是摆脱一切支配和束缚,“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虽然尼采说,“一切都是虚无”,但他还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三大终极问题之“我是谁”〔文〕飙高音
   
定义“我”的不是相似性,而是连续性『缺少任何一个瞬间,你也将不再是你』。这一张长长的,不断重叠的,由记忆、心理和物理表征组成的链条。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很贴近一个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词——灵魂。一个人的细胞和记忆,身体和意识都会在时间里来了又走,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灵魂。你是这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你不是一组原子,而是一套告诉这些原子该怎么变化的指令;你不是一组大脑数据,而是一套不断深度学习,自我迭代的算法;你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故事,一个不断发展的主题。
东方哲学〔文〕飙高音
   
正确的答案是——“儒、法、道,我全都要”。一个人有没有打通认知的任督二脉,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儒、法、道这三家看似矛盾的思想,能不能在他的大脑里完美融合,一体共生。真正的入世强者,从来都是——做儒家人,行法家事,生道家魂;亦正亦邪,一半欲望,一半豁达;用出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事。用儒家驭众生,用法家建功业,用道家修心性;既有圣人心,又有屠龙术,还有逍遥魂;眼中有光,手中有剑,胸中有乾坤。
“也许,永远当一个会计就是我的命运,而诗歌和文学纯粹是在我头上停落一时的蝴蝶,仅仅是用它们的非凡美丽来衬托我自己的荒谬可笑。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代表作品:《惶然录》又名《不安之书》。
但丁剪影
少年的马可·奥勒留
 
"
我常常觉得这是多么奇怪啊:
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所有其他人,
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意见,
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意见。
"
——〔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我从未爱过任何,我只爱人。〔文〕萧瀚
 
阿伦特是“一位总是穿着绿色衣裳出现在各种场合的引人注目的姑娘”,“她女人味十足,这就是她不是女权主义者的原因。”汉娜·阿伦特提出了“平庸之恶”——“人们附庸作恶,视作恶为常事,甚至视之为恪尽职守。这种恶很平庸,很日常化,在作恶者眼里,这些恶都不是恶,不但不是恶,还是一种美德”。——在《人的境况》这本书里,最初它被阿伦特取名为《爱这个世界》,思考个体伦理责任与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一个自由制度之下,人的个体责任依然是第一位的。......
SKY08081314
SKY08081314
18.8w+粉丝 · 67.8w+采集
2024/04/21通过花瓣采集插件采集
转采 1 ·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