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网
素材会员
登录/注册

英诺森十世肖像 该画或许是作者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人。据说,他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开兹笔下却成为一绝佳作品。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不安地说了句"过分像了"

英诺森十世肖像 该画或许是作者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人。据说,他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开兹笔下却成为一绝佳作品。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不安地说了句"过分像了"
同来源
相似商用素材I源文件可下载编辑更多
名画欣赏
58采集 · 633关注
列维坦--白桦丛,作者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
腓特烈听桑索西长笛音乐会 阿道夫·门采尔
弗美尔--倒牛奶的女仆 该画作于1685年,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非常健壮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忙着准备早餐。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
居斯塔夫·库尔贝--筛麦妇 库尔贝画过许多妇女形象,而以这幅画中的筛麦女子最朴实、最能体现他的美学思想。
爱德华·蒙克--呐喊 非常有名的一幅画,它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雅克·路易斯·达维特--马拉之死,该画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
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创作于1882年,这幅画是作者生前最后一次刻画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巴黎喧嚣和豪华的生活。
梵高--星空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中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
梵高 第一步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这幅人物画是毕加索不朽巨作之一
克拉姆斯柯--无名女郎,画中的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比蒙娜丽莎的身份还要神秘 画家以现实主义思想,古典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位19世纪俄国新时代女性的完美形象。
达·芬奇--抱银鼬的女子 这幅是达·芬奇四幅有关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其余三幅分别为《蒙娜丽莎》、《吉内芙拉·德本奇》和《拉贝勒·费罗尼埃》),画中的女主角是米兰公爵卢多维哥·史弗萨的情妇,备受宠幸。
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人物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背景介绍: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
巴罗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罗--吃葡萄与甜瓜的少年 光线从正斜面射来,穆立罗没有程式化地用更多华丽的色彩,一切以写实为主,破衣烂衫以及地上的瓜皮等物,展现得生动可信。这种朴实无华的笔触,使得人物脸部的心理语言揭示得明白易解,从而加强了画面的感伤气氛。
米勒--晚钟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像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雷诺阿--包厢 画家成功地表现了剧院中包厢里的气氛,虽然只画了两个人,但画家明显地突出了那个贵妇人的形象,化了妆的贵妇人与身后的绅士形成鲜明对比。
王子花瓣
王子花瓣
1155粉丝 · 216采集
2012/02/29通过花瓣采集插件采集
转采 26 · 喜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