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网
素材会员
登录/注册
董小宛《蝴蝶图》

董小宛《蝴蝶图》

董小宛《蝴蝶图》
同来源
相似商用素材I源文件可下载编辑更多
单品——挂画 花鸟
102采集 · 58关注
明 徐渭 畫牡丹
徐渭(1521-1593),山陰(浙江紹興)人。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老人。性好奇,善古文辭,書法行草尤妙,畫自成一家。

徐渭中年始學畫花卉,涉筆瀟灑,天趣燦發。本幅以水墨畫寫意牡丹竹枝,作風豪快。花瓣處可明顯看出是以飽含水分的淡墨,筆尖端蘸濃墨點畫而成,刻意利用水墨暈染的漸層變化。竹枝竹葉以帶行草性質的書法線條寫出,全畫用筆勁利迅捷,是酣暢縱恣的率意之作。
鹌鹑天牛工笔画
【 清 八大山人 《杨柳浴禽图》 】轴,纸本墨笔,119×58.4cm,1703年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杨柳以力透纸背的功力展示,墨气干湿浓淡尽在变化之中。八哥以软毫笔表现,中锋运转,笔笔凝重沉着,生动地刻画出八哥专注剔羽的神形体态。
明四家:唐寅--绘画精选(上) :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
居廉工笔花鸟画 扇面 清
明 陆逵 设色菊花立轴 绢本 48.4x16
张大千作品集,
郑板桥 墨兰图 立轴 墨笔纸本作品欣赏
八大山人的水墨江湖
中国书画艺术 
#古画#【明 王谦《卓冠群芳图》】上海博物馆藏。此图写一枝老梅,干上新枝茁壮,花蕊繁密,用顺逆有势的散锋笔皴写枝干,笔力雄逸,有苍龙出岫之势;线条劲如弯矢挺刃,吸收了王冕画梅法。梅花勾瓣点蕊,缜密枝头,冰花开放,冷艳奇丽,与粗悍的干身相映,苍劲中透出清气,表现出老梅神清骨峻的风姿。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1693~1765)
古画欣赏
叶恭绰国画欣赏
明-王绂绘画作品欣赏 - 李梨 - 李梨
明 沈周《苍松片石图》
“吴派”的开创者,沈周,一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始终从事书画创作。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文征明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吴派”的开创者,沈周,一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始终从事书画创作。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文征明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清--石涛--《枇杷清藕》             立轴,水墨,纸本,88.5×39cm。
款识:滴滴酸同味,黄黄胜过金,有仙难作酒,无藕不空心,设芰情非少,投瓜意可深,如何清更极,未许一尘侵。乙酉秋八月漫为东老年道兄先生教之,清湘道人大涤子极耕心草堂。
明 孙克弘 玉堂芝兰图(轴)纸本135.8x59
明末 童垲 松鹤延年图绢本97.2x201.8
明 徐渭《菊竹图》--- 图写菊花昂立,菊叶垂聚,花朵簇拥,生机勃勃。菊叶以大笔刷写,挥洒自如。旁依修竹,竹梢低垂,与菊花相呼应,饶有趣味。竹叶用笔潇洒。菊、竹下端衬以叶草,清姿逸态,淋漓尽致。笔墨干湿浓淡相宜相辅,一气呵成,韵味隽永。“身世浑如泊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893×1868)
明 林良《灌木集禽图》长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明 姚绶《竹石图》】此图以竹、石入画,以湿笔直接皴写山石之向背起伏。两枝新篁以浓墨写出,枝叶繁茂,俯仰欹正,笔笔有神,墨韵生动。台北故宫藏。
陶冷月 1977年作 《梅花图》 --- 陶冷月擅山水花卉、虫鱼鸟兽,工笔泼墨,无所不能,长期致力于中西合璧画风的研究、创新和宣传,独创中西合璧的“新国画”。解放后因错划为右派,故长期默默无闻,著有论文《国画的新的研究》等
郑板桥墨竹。_书画吧_百度贴吧
【 明 陈淳 《昆璧图》 】轴,纸本,80.1x34.8cm,1543年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画#【 文徵明《临溪幽赏图》】 图中山坡上松柏、杂树高耸茂密,绿荫下溪水蜿蜒,溪上横卧小桥,桥上一老者临溪赏景,其后有童子侍立。用笔细谨,着墨精巧,意境清幽。北京故宫藏。
【 清 恽寿平 《瑶台艳雪图》 】轴,绢本设色,125×54cm。 恽寿平花鸟画以其独特的“没骨写生”,以简洁精致,设色明丽,天真幽雅,给清初画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这幅作品以水仙和梅花双清为题材,虽然勾多染少,但从构图到造型具有浓郁的文人趣味。
元 吴镇《双松图轴》绢本 水墨 横:111.4cm 纵:180cm 藏台故。双树擎天而立,树后蜿蜒盘溪,房舍几户坐落岸边,空间深邃。细看双松枝干,应是桧树(而称圆柏)。观整幅画能从中看到李成、郭熙、董源、巨然的影子。全幅笔力雄劲,墨气沈厚,到有天真韵致。
【 明 唐寅 《梅花》 】镜心,纸本,86×35cm
 明 徐渭 《杂花图》② 】紫藤如蛇的老干泼辣粗放,"一扫槎枒三丈绢"的气势,形成了全图的最高潮。紫藤的花叶更是水墨淋漓,走笔如飞而不乱,意犹跃出纸外。芭蕉是滋润而含蓄的,它与紫藤形成了动与静的强烈对比,貌与质的相依共存。接下来梅枝横斜傲骨铮铮,幽兰、纤竹寥寥数笔,是为尾声。
【 明 徐渭 《杂花图》 】卷,纸本,30×1053.5cm,南京博物院藏。 全卷共分十段,以牡丹起首,泼墨写之,紧接着石榴一枝,用笔灵动,而墨荷:则重在展示墨彩的缤纷。梧桐以其肥硕的枝干稳住了这二小段的重心,这是全图的第一个高潮。以下菊花、北瓜、扁豆、紫薇等只是逸笔草草,随意点染。
清 李因《芙蓉鸳鸯图》---此幅以构图的疏朗与简括,笔墨的简洁与精劲,营造出花开季节游禽恬淡安闲的状态,进而通过诗画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浪漫气息。画面的空明与洁静,也体现出作者的笔墨功夫。李因,清代女画家,其夫每加以题跋,常云:“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可见其花鸟画在山水画之上。
#花卉画#【 清 钱维城 《万有同春图》 】卷,纸本设色,35.5×353.3cm。波士顿美术馆藏。在钱维城的此图卷中,一如其画卷的题目“万有”,他以折枝的方法将生长于不同时节的三十几种花卉,密密匝匝地按大小依次穿插,整齐地排列在画面中,构图呆板没有变化。以恽寿平的没骨法绘写花叶、花瓣,形态逼真。
徐渭 大写意水墨画 螃蟹 #国画#
觅境陈设
觅境陈设
292粉丝 · 1w+采集
2020/01/06 转采自響山
转采 0 ·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