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网
素材会员
登录/注册

尖顶地星,为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地星科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x (Jungh.)Fisch.的子实体。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止血,清肺,利咽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

尖顶地星,为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地星科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x (Jungh.)Fisch.的子实体。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止血,清肺,利咽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
同来源
相似商用素材I源文件可下载编辑更多
奇异菌类
166采集 · 185关注
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学名:绣球菌,也叫对花菌、马牙菌等。它生长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树间。产于七八月雨季,至今仍未实现人工养殖。其貌不扬,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但味道却鲜香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干巴菌炒青椒或炒鸡蛋,其味妙不可言。
此种菌的菌肉肥厚,质地细致,郁香醇正,味独特鲜美。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之最上品,传统畅销于国内外市场。根据子实体大小、产地不同等特点,分有许多商品名称,如幼小未开伞的称“珍珠蘑”,开伞后的称“片蘑”等。
地皮菜: 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皮菌、雷公菌、地软儿、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地皮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皮菜所含的一种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能对老年痴呆症产生疗效。地皮菜是一种美食,最适于做汤,别有风味,也可凉拌或炖烧,也是寒性食品。
一种可以食用,且美味的菌种。生长环境需要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弄断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有非常好的通肠道功能,但不可一次过量食用。
红菇也叫红椎菌,属层菌纲,是一种真菌,身含有5种多糖、16种氨基酸和28种脂肪酸。多糖含量约为2.47%,其中单糖和寡糖占总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的54.4%。红菇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5.7克,碳水化合物63.3克,钙23毫克,磷500毫克,维生素b23.54毫克,尼克酸42.3毫克。
蓝绿乳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直径6-10cm,幼时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下凹呈浅漏斗状,表面蓝绿色或蓝青色,有环纹,伤处及乳液变绿色,边缘内卷。菌肉稍厚,污白色,伤变绿色。菌褶延生带蓝绿色,不等长,稍密。菌柄近蓝绿乳菇圆柱形,表面平滑,呈蓝绿色,长2-4cm,粗0.8-1.3cm,基部变细,内部松软变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近卵圆形,有刺,6.5-9μm×5.6-10μm。褶侧囊体梭形至纺锤形,25-45μm×5.6-10μm。褶缘囊体纺锤形、棱形或近圆柱形,20-30μm×5-7μm。
多孔菌又称多变拟多孔菌。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肾形或近扇形,稍平展且靠近基部下凹,直径5-12×3-8cm,厚0.3-1cm,浅褐黄色至粟褐色,表面近平滑,边缘薄,呈波浪状或瓣状裂形。菌肉白色或污白色,稍厚。菌柄侧生或偏生,0.7-4cm,粗0.3-1cm,黑色,有微细绒毛,后变光滑。菌管长2-3mm,与管面同色,后期呈浅粉灰色。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毫米3-5个。
皱盖假芝菌柄偏生,圆柱形,往往弯曲,下部似假根状,有时分叉,长4-12cm,粗3-10mm,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其基部附着于土中的腐木上,南方多见于相思树下。
硬柄小皮伞又称硬柄皮伞、仙环上皮伞。子实体较小。菌盖扁平球形至平展,中部平或稍凸,浅肉色至深土黄色,光滑,边缘平滑或湿时稍显出条纹。菌肉近白色,薄。菌褶白色,宽,稀,离生,不等长。
尖顶地星,为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地星科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x (Jungh.)Fisch.的子实体。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止血,清肺,利咽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
树舌灵芝又称树舌扁灵芝、老母菌、枫树菌。子实体大型或特大型。无柄或几乎无柄。菌盖半圆形,扁半球形或扁平,表面灰色,渐变褐色,有同心环纹棱,有时有瘤,皮壳胶角质,边缘较薄。菌肉浅栗色,菌孔圆形。生于杨、桦、柳、栎等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是重要的木腐菌之一,会导致木材木质部形成白色腐朽,可药用。在中国和日本民间作为抗癌药物。还可以治闻风湿性肺结核,有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之功效。
红鬼笔,别名:深红鬼笔,在客家方言区因其味道难闻如鸡屎,所以也称之为:鸡屎菌。拉丁文名:Phallus rubicundus (Bosc.) Fr.属鬼笔目真菌子实体,菌盖近钟形,具网纹格,多生长于腐殖质多的地方,据说可以食用,洗去菌盖粘物,煮熟后可以食用,咀嚼酥脆,香嫩,与竹荪有点相似,不可吃太多,会引起身体发热。也有有毒一说。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黄金菇;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状,直径3—10 厘米。菌肉白色。柄偏生。菌盖鲜黄、油亮,优美喜人。榆黄蘑既具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不但被中国人所喜爱,而且在国际市场较为抢手,生产和经营效益均较一般农产品高得多。
美味牛肝菌又称大脚菇、白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边缘纯,黄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菌肉白色,厚,受伤后不变色。菌管初期白色,后呈淡色,直生或近孪生,或在柄之周围凹陷。管口圆形,基部稍膨大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内实。分布于中国河南、台湾、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内蒙古、福建等地区。可食用,是优良野生食用菌。其菌肉厚而细软、味道鲜美。目前不能人工栽培子实体,但可利用菌丝进行深层发酵培养。
墨汁鬼伞(学名Coprinopsisatramentaria,前称Coprinusatramentarius),又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或朝生地盖,以往为分类在鬼伞属下,是继鸡腿菇后第二著名的墨汁伞。它的种名是由拉丁文的“墨汁”而来。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当开伞时一般开始液化流墨汁状汁液,未开伞前顶部钝圆,有灰褐色鳞片,边沿灰白色具有条沟棱,似花瓣状,直径4cm,或更大些。菌肉初期白色,后变灰白色。菌褶很密,相互拥挤,离生,不等长,开始灰白色至灰粉色,最后成汁液。菌柄污白,长5-15cm
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flavidus (Fr.) Sing.,牛肝菌科粘盖牛肝菌属,分布于黑龙江、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3-6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扁平且中部稍凸起,表面黄
黄粘盖牛肝菌
黄粘盖牛肝菌
色,粘,光滑。菌肉淡黄色,稍厚,伤后不变色。菌管层直生或稍延生,蜜黄或橙黄色。菌管口较大,角形,直径2mm左右。菌柄近圆柱形,黄白至淡黄色,长3-6cm,粗0.5-1cm,顶部有细网纹,布暗褐色腺点,内部松软至变空心,基部稍膨大,其上部有易脱落的淡黄色膜质菌环。孢子浅
白鬼笔,中药名。为鬼笔科鬼笔属白鬼笔Phallus inpudicus L. ex. Pers.的菌柄及菌托。分布于山西、山东、安徽、广东等地。具有活血,除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痛。
红星头菌(Aseroë rubra),又名红星头鬼笔,是澳大利亚很普遍的担子菌门真菌,其特征是带有腐肉的臭味及像海葵的外形。
紫蘑菇,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子实体较小。孢子褐色,广椭圆形至卵圆形,光滑。秋季于林中草地上单生至丛生,分布地区:江苏、河北、云南、西藏等地区。
虎掌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初期突起,后扁平,中部脐状或下凹,有时呈浅漏斗状,浅粉灰色,表面有暗灰色到黑褐色大鳞片,鳞片厚,覆瓦状,趋向中央特别大并翘起,呈同心环状排列,菌盖直径6-10cm。菌肉近白色,菌柄中生或稍偏生,粗 0.7-3cm,有时短粗或较细长,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可达4cm,中实、平滑、淡白色,后期变淡褐色。刺锥形,延生,长可达1-1.5cm,初期灰白色。后变浓褐色。
竹荪,可食用
珍珠蘑菇菌
 暗盘菌,学名:Plectania melastoma
有毒与无毒蘑菇简单参照:1.毒蘑菇大多生长在潮湿肮脏的地方;无毒的蘑菇,大多生长在森林里较干净的环境下。2.毒蘑菇颜色大多很鲜艳;无毒的蘑菇,多半是白色、黄色或茶褐色。(颜色鲜艳的原因:毒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方,吸收的那些毒素都呈现在外观上,这就是大部分毒蘑菇色彩鲜艳,毒蘑菇为什么有毒的原因)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栗子头的相册-给你一个相册
橘黄刺杯菌(cookeina speciosa)是Sarcoscyphaceae杯真菌的属,其中的成员可能会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现。可能是被倒下的树枝、树干、有时是水果上发现的被子植物。Cookeina中的物种有深,杯形漏斗状的子实体,或子囊盘。孢子轴承内表面的apothecium,子实层,色泽鲜艳,黄色到红色,虽然干燥后颜色会褪色。外表面是不太鲜艳。在马来西亚半岛土著Temuans人的记载中,使用本属中某些种类当成食品,也可作为鱼饵,在那里它被用来擦勾。这的属Cookeina作为一个身份不明的物种,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Stalked Hairy Fairy Cup | Flickr - Photo Sharing!
伞形毒菌学名“Amanita muscaria”,是世界上名气最大的蘑菇。这种蘑菇具有毒性,是能够作用于神经的担子菌。担子菌是Amanita家族众多成员中的一个。伞形毒菌有几个亚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菌盖颜色,其中包括黄色菌盖的flavivolata guessowii和formosa,粉红色的persicina以及褐色的regalis。(regalis现在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蘑菇种群。)
伞形毒菌是最容易辨认同时也是在流行文化中最为常见的蘑菇。它们经常出现在儿童读物、电影、装饰品、贺卡以及电脑游戏中。在改编自
萤光菇,即会发出绿色荧光的真菌。
早在西元前三八二年时,亚理斯多德便发现有些植物会发出绿色的萤光,一直到了十九世纪,才获得证实,原来是附生在树上的真菌。
发光真菌的种类
在世界上,已经有记录的发光真菌,共有九属四十二种,只是台湾一直未针对发光植物进行研究。现今知道,至少有皮伞、丛伞丝牛肝菌、黄缘萤光小菇、萤光菌四种发光菇蕈,但植物学者研判,台湾地区会发光的真菌,可能不止四种,只是未进行有系统的分类调查与记录,笔者就曾见过一种绝对寄生的发光真菌,未记载在任何文献中,却以菌丝的型态寄生于芒草中,只要割开芒草,
这种看起来好似面条的蘑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它拥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狮鬃菇、胡须齿菇、刺猬菇、胡须刺猬菇和胡须齿菌。在齿菌家族,它们是一种可食用的蘑菇。在夏末和秋季,野生胡须齿菇较为常见,通常生长在枯死的硬木上,尤其是美洲山毛榉。
天蓝蘑菇学名“Entoloma hochstetteri”,生活在新西兰和印度。这种小蘑菇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蓝色外衣由3种 类色素所致。天蓝蘑菇不可食用,是否有毒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2002年,新西兰发行了一套涵盖6种本地菌种的邮票,其中就有天蓝蘑菇。此外,这种蘑菇也出现在新西兰储备银行1990年发行的50元钞票的背面。
俗称“火鸡尾巴”的怪蘑菇学名“Trametes versicolor”,是唯一一种以鸟尾巴而不是鸟命名的森林真菌。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让火鸡尾巴成为蘑菇家族的一个另类。
恶魔雪茄学名“Chorioactis”,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蘑菇之一,也被称之为“德克萨斯之星”。这种怪异的蘑菇只存在于美国德州中部、日本的两个偏远地区以及奈良山区。恶魔雪茄呈深褐色,拥有外形好似雪茄的孢子囊,裂开后变成棕褐色的星状,释放出孢子,同时发出截然不同的啸叫声。恶魔雪茄是已知少数几种在释放孢子时发出啸叫声的真菌之一。
巨型马勃学名“Calvatia Gigantea”,它们体型巨大,外形独特,很容易辨认。通常情况下,这种蘑菇的体积与足球相当,只是圆度存在差异。目前发现的最大巨型马勃直径达到5英尺(约合1.52米),重量达到50磅(约合22公斤),它们的外形更像是水滴而不是球,尤其是体积较大的巨型马勃。由于缺少其他很多马勃所拥有的“底座”,巨型马勃永远无法呈现出倒置的梨子形状。
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是真菌家族不同寻常的成员之一。这种蘑菇有很多名字,通常都与汁液或者血液有关。我们可以在北美洲发现出血齿菌的身影,但这种蘑菇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更为常见,通常生活在针叶树林。此外,出血齿菌也存在于欧洲,最近又在伊朗和韩国发现它们的踪迹。乍一看,人们可能认为这种蘑菇上面血红色的液体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红色液体是从蘑菇上的小孔渗出的。
大脑蘑菇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是一种被称之为“类羊肚菌”的真菌之一。它们是Gyromitra家族中的子囊菌,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大脑蘑菇通常于春季和夏初时在针叶树下的沙土中冒出来。这种蘑菇呈茶褐色,外形好似大脑,高度可达到10厘米,直径可达到15厘米,粗壮的茎干高度可达到6厘米。
虽然生吃时具有致命性,但大脑蘑菇却也是斯堪的纳维亚、东欧和北美五大湖上游地区一道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在比利牛斯山脉东部地区,大脑蘑菇也很受人们欢迎,但西班牙政府禁止销售这种蘑菇。虽然可在芬兰销售新鲜大
镜·離諾
镜·離諾
623粉丝 · 6704采集
2015/11/29通过花瓣采集插件采集
转采 28 · 喜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