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网
登录/注册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这幅画在总的暗调子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这幅画在总的暗调子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同来源
相似商用素材I源文件可下载编辑更多
世界名画
31采集 · 4关注
梵高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荷兰 梵高 油画 画"摇篮曲"的同时, 梵高又画了两幅自画像, 都是右耳包扎着绷带, 口里衔着烟斗, 头戴毛皮帽, 身着大衣, 姿势相同的自画像。一幅以红色为主色(本幅), 另一幅以淡绿色为主色, 背景为日本版画(见《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由这段时期的信里, 可以知道他的健康在一天天地恢复, 但是他对高更的歉疚, 仍然没有排除, 他还向提奥表示, 以后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画, 不能再陷于过度的焦急。这幅自画像可以说是透过他自己的眼睛, 展望未来, 而具有一
梵高—《向日葵》许多人都很熟悉凡高的这幅《向日葵》,在法语里面,向日葵的意思是“落在地上的太阳”,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那么,凡高的向日葵了又代表了什么呢? 
应该说是(梵高的)向日葵,应该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疯狂,也就是疯狂的向日葵,而不是一种亮丽明快,充满着希望和幻想的,应该是比较疯狂的。就是说他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面,他看到的一切对象都充满着一种生命,而这种生命是一种压制和反压制的这种关系。 
梵高绘画当中的颜色非常具有个性化,他对于自己偏爱的颜色如绿色、黄色等用得非常极端,其中,黄色是梵高画
自画像 荷兰 梵高作品赏析 1887 油画 "气质性"的面孔是巴黎肖像画中唯一保持不变的特征,人物我形象却在变化。在自画像中,梵高最常见的形象是中产阶级市民(这种形象出现过17次),胡须修剪得很整齐,身上穿着漂亮的有饰边的上衣,脖子上围着围巾,并且常常惹人注目地戴着灰色的浅顶毡帽或草帽。梵高对印象派的用色技法十分感兴趣。在这幅自画像中,化采用了印象派的并列纯色点彩法,赋邓画面生动的视觉效果。1.灰色毡帽使用褐色、紫色、蓝色2.背景运用蓝、黄两种补色3.脸上的暗部使用橙色、绿色4.亮部使
梵高的星空暴躁猫版(Grumpy Cat),来自纽约艺术家Aja
塞林莱斯大道,1890年6月 
梵高自创的短碎笔法在这幅画中展露无遗。梵高在阿尔时期的色块运用,在此全转成了线条。中置的柏树主控整个画面,道路,稻田,野草相互辉映。马车和人物的位置则有平衡画面的效果。
保罗·塞尚《高脚盘、玻璃酒杯和苹果》
世界最美的麦田。作者:梵高
最后的晚餐
爱德华·蒙克--呐喊 非常有名的一幅画,它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打伞的女人 莫奈 这幅画是以爱丽丝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苏珊娜为模特儿所创作的。奥赛美术馆里有另一幅方向相反的作品,画中的苏珊娜是望向右方。
这可是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而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雅克·路易斯·达维特--马拉之死,该画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
梵高--星空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中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这幅画在总的暗调子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弗美尔--倒牛奶的女仆 该画作于1685年,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非常健壮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忙着准备早餐。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
世界名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拾穗人
世界名画欣赏:莫奈《日出·印象》--一丘平台
蒙娜丽莎
葬翼千年
葬翼千年
8粉丝 · 139采集
2016/08/27 转采自王子花瓣
转采 0 · 喜欢 0